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肝素结合蛋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意义
TUhjnbcbe - 2020/6/6 14:44:00
白癜风发病机理

目的探讨导致血管渗漏的细胞因子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protein,HBP)。在脓*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发病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评价HBP水平对ARDS的预测价值。

方法本前瞻性调查研究共纳入符合脓*症诊断标准患者67例,根据是否出现ARDS分为ARDS组及非ARDS组。收集患者明确脓*症诊断2h内动脉血,留取血清ELISA法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8以及HBP水平,统计中性粒细胞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评分。根据方差齐性进行t或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IL-6、IL-8、中性粒细胞水平以及HBP的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检验对HBP与其他三项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分析HBP对脓*症相关ARDS的预测价值。

结果ARDS组患者(32例)与非ARDS组(35例)患者比较,IL-6(t=4.25,P0.01)、IL-8(t=10.10,P0.01)、中性粒细胞(t=3.47,P=0.)以及HBP(t=0.,P=2.),IL-6(r=0.,P=0.)、IL-8(r=0.,P=0.)以及中性粒细胞(r=0.,P=0.)均与HBP呈正相关。HBP预测脓*症相关ARDS曲线下面积为0.。

结论脓*症相关ARDS发生时HBP水平升高,并与IL-6、IL-8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相关。HBP对预测脓*症相关ARD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HBP可能在脓*症相关ARDS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IL-6、IL-8等炎症介质激活中性粒细胞,进而中性粒细胞释放HBP导致血管渗漏的病理过程可能ARDS是发病机制之一。

肝素结合蛋白;脓*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白介素-6;白介素8-中性粒细胞;APACHEⅡ评分;血管渗漏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的一种疾病。ARDS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于脓*症相关的ARDS,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neutrophils,PMN)是其发病过程中的关键细胞[1]。

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protein,HBP)是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免疫调理蛋白,其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的分泌颗粒和嗜天青颗粒中,有促进血管渗漏的作用[2]。HBP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重排,导致细胞间隙增大,从而血管渗透性增加,使液体进入组织间隙,HBP是PMN导致通透性改变的主要介质[3]。血管通透性变化是ARDS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为了明确HBP所参与的血管通透性改变与ARDS的关系,本研究观察ARDS时HBP水平的变化以及激活PMN的细胞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8水平,以及HBP与PMN及这些细胞的关系,评价HBP预测ARDS发生的价值,明确IL-6、IL-8、PMN以及HBP参与ARDS的病理过程,从而明确HBP在ARDS的发病中所处的地位。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检测指标

对年2月至年2医院中心监护室住院的患者进行筛选,依据年国际脓*症讨论公报定义的脓*症诊断标准[4],选择脓*症患者入选本研究。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l8岁;(2)孕期患者;(3)严重免疫缺陷患者,3个月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AIDS;(4)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根据患者48h内是否出现ALI/ARDS分为ARDS组及非ARDS组。ARDS/ALI患者符合年中华医学会急性肺损伤/ARDS的诊断标准[5]。

所有患者诊断脓*症2h内立即留取血液标本,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离心后留取血浆样本,-80℃低温储存,最终进行HBP、IL-6和IL-8测定。所有患者人院48h内完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APACHEII)评分并记录。

1.2仪器及试剂

HBP、IL-6及IL-8均使用ELISA法测量,兔抗人HBP抗体(LS-C)由LifeSpanBioSciences公司(西雅图,美国)提供。IL-6、IL-8试剂盒由上海生物研究所提供提供,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完成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ARDS组与非ARDS组各指标比较,根据方差齐性两两比较采用t或t’检验;性别、伴随疾病、感染来源等比较采用x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验证相关性。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检验指标的预测价值。数据统计采用SPSSStatistics17.0及GraphPadPrism5软件包,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基本资料

共入选脓*症患者67例,其中ARDS组患者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非ARDS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基本资料见表1。

2.2ARDS组和非ARDS组入院时IL-6、IL-8、PNM以及HBP水平

ARDS组和非ARDS组比较,IL-6(t=4.25,P<0.01)、IL-8(t=10.10,P<0.01)、PMN(t=3.47,P=0.)以及HBP(t=0.,P=2.)水平均明显升高,见图1。

2.3ARDS组中IL-6、IL-8、PMN与HBP的相关性

ARDS组中IL-6(r=0.,P=0.)、IL-8(r=0.,P=0.)以及PMN(r=0.,P=0.)均与HBP有明显相关性,见图2。

2.4预测ARDS发生的ROC

建立ROC曲线,评价入院时HBP及入院48h的APACHEII评分预测ARDS发生的意义,见图3。HB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在HBP的最佳的cut-off值为17ng/mL,此时其特异性0.,敏感性0.。APACHEII预测ARDS的曲线下面积为0.。

3讨论

虽然ARDS的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但感染导致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其重要病因,PMN是这个病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效应细胞之一。PMN在肺毛细血管内的大量聚集和释放产物,并进一步导致肺泡毛细血管损伤和通透性增高是ARDS发病的重要环节[1]。

中性粒细胞可被多种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激活,如IL-6、IL-8以及内*素脂多糖等。近期的研究证实链球菌M1蛋白也参与PMN的激活并促进HBP的释放。进入血液的M1蛋白与纤维蛋白原形成复合物[6],通过与PMN细胞膜表面β-整联蛋白结合诱导中性粒细胞出现颗粒胞吐作用。HBP是中性粒细胞激活后释放的主要细胞因子,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最主要的上游信号之一[7]。HBP在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中起到重要作用,体外实验证实HBP作用于内皮细胞可明显改变其通透性,并证实HBP作用于内皮细胞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明显升高,并在内皮细胞内观察到大量肌动蛋白的激活[8]。可见,HBP的释放过程可能在改变血管通透性中起到重要作用。既往对HBP在脓*症和脓*症休克中的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素结合蛋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