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硬膜外超前镇痛在成人开胸术后急慢性疼痛
TUhjnbcbe - 2021/2/19 23:05:00
开胸手术是术后疼痛程度最高的手术之一。开胸手术后镇痛不足会增加并发症并导致慢性疼痛。硬膜外镇痛是开胸手术后疼痛管理的金标准,可在手术切开前或手术切开后开始实施。年发表的一篇系统综述报告称,手术切开前进行硬膜外超前镇痛仅在开胸术后24h和48h咳嗽时疼痛强度较低(2项研究,n=),但术后24h和48h静息疼痛强度相似(5项研究,n=),术后6个月疼痛发生率相似(3项研究,n=),与开胸后再实施硬膜外镇痛相比,疼痛强度相似(5项研究,n=),术后6个月疼痛发生率相似(3项研究,n=)。然而,这些发现是从包括~例患者在内的2~5项研究中得出的。此外,自年以来,许多随机对照试验(RCT)对开胸手术前后的硬膜外镇痛进行了比较,但结果并不一致。因此,尚缺乏更好的硬膜外镇痛方法来控制开胸手术后的疼痛。因此,本研究进行了一项最新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以探讨与切开后开始实施硬膜外镇痛相比,开胸前即开始进行硬膜外镇痛是否能减轻成人开胸术后的急性和慢性疼痛。研究结果发表在年12月的RegAnesthPainMed杂志。

背景和目的

硬膜外镇痛是开胸术后疼痛管理的金标准,可在手术切开前或手术后开始。本研究针对此问题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探讨开胸手术前的超前硬膜外镇痛与开胸后再实施的硬膜外镇痛相比,是否能减轻成人开胸手术后的急性和慢性疼痛。

方法

本研究检索了MEDLINE、Embase和Central数据库,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成人开胸操作前(试验组)和开胸操作后(对照组)的硬膜外镇痛效果。主要研究目标是术后72h内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强度,以及术后1~6个月的疼痛发生率。将数据与随机效应meta分析相结合。本研究使用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等级)方法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

结果

本研究共计纳入了19项试验,例参与者,其中试验组例试验组,对照组例。术后72h内静息时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9例,n=),术后48h内咳嗽时疼痛强度(11例,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例),术后1~6个月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例)。初步结果的证据质量为中等或低水平。疼痛强度采用10分视觉模拟评分(15项研究,n=)或数字评分(2项研究,n=76)量表和分视觉模拟量表(2项研究,n=),转化为10分量表。分别于术后对24(1例)、(14例)、7~9例(12例)、18例(19例)、21例(22例)、24例(3例)、72例(3例)分别于术后24h(1例)、11例(14例)、19例(21例)、22例(24例)、72例(例)进行疼痛强度评定。由于7项研究(n=)在疼痛评估期间没有提供有关患者状态的信息,因此假设该研究处于静息状态。试验组在术后72h内静息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图1;19项研究,n=),术后48h内咳嗽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图2,11项研究,n=)。在术后1、2、3和6个月,试验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图3;6项研究,n=),但疼痛强度在组之间没有差异。图1森林曲线图显示术后0~4(A)、5~12(B)、13~24(C)、25~48(D)、49~72(E)h时的疼痛强度。图2森林曲线图显示术后0~4h(A)、5~12h(B)、13~24h(C)、25~48h(D)、49~72h(E)咳嗽时的疼痛强度。图3森林曲线图显示术后1(A)、2(B)、3(C)和6(D)个月的疼痛发生率。

结论

本项系统性回顾及meta分析结果表明硬膜外超前镇痛可降低成人开胸术后急性疼痛的强度和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但研究中采用的证据质量较低。

麻海新知的述评

本研究结合19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例参与者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meta分析,以比较开胸手术中胸腔切开前后进行硬膜外镇痛可能带来的镇痛效果差异。试验组术后72h内急性疼痛强度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内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初步结果中的证据质量为中等或低,因为结果中存在高度偏倚、严重不一致或不精确的风险。几项meta分析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异质性,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纳入了使用不同止痛药、测量时间点和评估方法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然而,大多数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急、慢性术后的主要研究结果中,试验组的止痛效果一直好于对照组,而在不良事件方面,两组之间没有差异。因此,本研究可能提供适当的证据来建议采用硬膜外超前镇痛来控制开胸手术后的疼痛。

手术引起的中枢神经敏感化可能会加重手术后的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开胸术后慢性疼痛被定义为术后至少2个月持续在开胸切口上的疼痛。以前的研究报道了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范围很广(20%~80%),可能是因为每项研究都评估了不同时间点开胸术后慢性疼痛会降低患者的身心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开胸术后1~6个月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开胸术后1~6个月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急性疼痛越严重的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可能性越大。然而,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神经病理特征(迟钝和广泛)没有急性疼痛(尖锐和集中)强烈。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在本研究的meta分析中,术后1~6个月两组的疼痛强度没有差异。

患者报告的疼痛评分是一个主观参数,而止痛药用量可以作为评估疼痛强度的客观指标。止痛剂用量越低,疼痛强度可能越低。硬膜外和全身镇痛剂可用于术后多模式镇痛。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硬膜外和全身镇痛剂的用量低于对照组。术后肺功能测试和患者满意度可以作为疼痛强度的另一个替代指标。然而,这些结果在不同组之间没有差异,可能是因为这些meta分析只包括两到三项有80或例参与者的研究,因此显示了总体效果的广泛顺应性。本研究还发现两组之间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没有差异,但这些结果可能是不充分的。因此,尽管在本研究的meta分析中,开胸术后急性疼痛强度较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低,但仍缺乏证据表明超前硬膜外镇痛的进一步临床益处。

本项研究包含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结果表明硬膜外超前镇痛可降低成人开胸术后急性疼痛的强度和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但证据质量较低。超前硬膜外镇痛是否能改善围术期的其他结果尚无定论。

(编译马昌盛述评杨涛)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原始文献:Sun-KyungPark,SusieYoon,BoRimKim,SukHyungChoe,Jae-HyonBahk,Jeong-HwaSeo.Pre-emptiveepiduralanalgesiaforacuteandchronicpost-thoracotomypaininadult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RegAnesthPainMed.Dec;45(12):6-.doi:10./rapm--.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麻海新知”系列回顾:

点击标题,温故知新

右美托咪定对儿童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

BJA:产科硬膜穿刺后头痛的管理实践

基于Pleth变异性指数的骨科手术患者术中个体化液体管理

七氟醚麻醉期间使用伤害感受水平指导的芬太尼用量以减少术后疼痛

来自DanielSessler教授的临床焦点综述:围术期血压管理

低潮气量和常规潮气量对大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基于BMI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道完全闭合的患病率

院外心搏骤停:复苏过程中转运和现场持续复苏与能否存活至出院的关系

全身麻醉联合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乳腺癌患者术后NETosis和血管生成标志物的影响

有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行腰椎穿刺术与脊髓血肿的关系

竖脊肌平面阻滞和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腔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非心脏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与随后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医护人员择期手术时围术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2的感染风险

心脏手术中的围术期开放肺通气策略,区域通气和肺损伤之间的关系

气管导管尺寸与急性呼衰患者纤维喉镜吞咽功能检查期间误吸的相关性

儿童早期接受全身麻醉与神经发育结局:亲子出生队列纵向研究

脓*症患者体温轨迹亚表型与免疫应答的相关性

麻醉方法和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

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管理:是否推崇无阿片或少阿片药物策略?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在乳房手术中的并发症发生率

年心胸血管麻醉进展精选

腹部手术中个体化PEEP优化呼吸力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Anesthesiology最新综述:围术期液体管理的动态监测

麻醉与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循环中的肿瘤细胞

羟乙基淀粉与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最新观点与思辩

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与否对健康志愿者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

BJA:术中机械通气频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

非心脏手术后低血压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完善麻醉感染控制管理体系刻不容缓:《手术室麻醉工作区感染预防指南》的解读

吸入全麻对非手术志愿者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NEJM:物理疗法与糖皮质激素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脊柱外科手术的多模式镇痛方案

术后急性疼痛与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相关

改变吸入氧浓度分数在全凭静脉或吸入麻醉中对系统血流动力学、肾灌注和肾氧合的影响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与术后死亡率的关系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梗死抢救失败的危险因素

JAMA:静脉输注对乙酰氨基酚对腹部术后低氧血症的影响

地塞米松可降低婴儿人群心脏手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吗?

地塞米松可降低婴儿人群心脏手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吗?

他汀类药物减少围术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哺乳期女性的麻醉与镇静指南(版)

新型冠状病*肺炎相关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型异质性与临床管理建议

人工智能用于超声引导下的区域麻醉中的图像解释

围术期超敏反应:诊断挑战与管理要点

氨甲环酸对急性出血患者基线死亡风险的影响

临终期重症患者撤除机械通气时的镇静实践与不适

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麻醉类型与系统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情况

肌松残余与全麻术后肺部并发症:来自最新研究的临床证据

围术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对腹部大手术术后效果影响: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镁剂可改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膀胱不适

周围神经阻滞术后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和病因:回顾性队列研究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实施及时机:CENTER-TBI研究

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肾上腺素的骨内给药与静脉内给药的相关研究

是否限制苯二氮?类药物使用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垂直神经留置导管比平行神经更易移位?

《ESA/ESICM联合指南:围术期低氧血症患者无创呼吸支持治疗》要点解读

麻醉前应用锁骨下静脉/锁骨下腋静脉超声预测全麻诱导后低血压

PACU患者的呼吸抑制:来自梅奥医学中心的临床经验

急诊开腹手术患者术前贫血与术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临床评分和生物标志物在患者围术期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剖宫产手术脊髓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来自RCT的系统回顾和网状meta分析

即时肺部超声在COVID-19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成年阶段接受全身麻醉手术与老年后脑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增加无关

羟乙基淀粉与外科患者术后肾脏并发症的关系

局麻药物在神经周围纵向扩散范围和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的关系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撤机困难的管理策略

椎管内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和单独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腹主动脉瘤修补术的短期预后差异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抢救失败的危险因素

瑞芬太尼与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反应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30天内并发症与死亡的关系

安全指南:产科椎管内阻滞相关的神经学监测(版)麻醉医师协会和产科麻醉医师协会联合指南

BJA:年龄和BMI对全身麻醉患者肺不张的影响

择期非心脏手术中机器学习衍生的术中低血压早期预警系统对低血压深度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与脑氧饱和度降低的关系

腹腔镜下减肥手术在快速康复方案中增加腹横肌平面阻滞的价值分析

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的重症治疗:挑战与建议

6%羟乙基淀粉/0.4对心脏手术患者肾功能和止血功能的影响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使用阿司匹林或可乐定对术后1年结局的影响

七氟醚与帕金森病丘脑底核神经元活性与深部脑电刺激的临床疗效

优化老年患者的围术期血压管理

对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起搏器和复律除颤器)患者围术期管理的实践建议

Anesthesiology:预防患者和医护人员感染应成为新型冠状病*流行时期的新常态

腹腔镜手术中基于腹内压调节PEEP的研究

重症及麻醉团队救治或监护新型冠状病*感染患者的实用建议

神经肌肉阻滞剂在ARDS早期的适用性

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吗啡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

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小潮气量和中等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APSF:处置新型冠状病*感染患者的围术期注意事项

择期手术后的急性肾损伤与死亡风险

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的感控建议:基于SARS患者气道管理的文献回顾

困难气道学会:成人清醒气管内插管指南

利用超声评价妇科开腹手术中PEEP/肺复张手法与呼气末零压对肺不张的影响

术前维生素D浓度与非心脏手术术后心脏、肾脏及感染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术前虚拟现实模拟体验可降低择期手术患儿的焦虑和疼痛

职业感染:麻醉科医师面临的风险

感染控制与麻醉防护:基于SARS疫情暴发的管理经验和麻醉指南

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的局部麻醉药物选择:贝叶斯网络meta分析

围术期个体化肺开放通气策略时氧浓度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多学科医疗整合措施对髋部骨折手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一项质量改善研究

成人和儿童手术室外操作镇静前禁食的国际多学科共识声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硬膜外超前镇痛在成人开胸术后急慢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