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论中医辨治武汉时行肺炎附疑似病例
TUhjnbcbe - 2021/2/5 2:12:00
作者简介

谈博,中医世家,温病学硕士、中西医结合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系主任。年12月以来,武汉地区暴发新型冠状病*(-nCoV)感染肺炎(本文简称武汉时行肺炎),截止到年1月28日,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重症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对于它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征,已经有相关诊疗指南进行说明。国家及各省市中医药管理局也相继发布中医药诊疗指南。根据所透露的有限信息,结合我近两个月远程给武汉诊治的肺炎病例,以及SARS冠状病*感染肺炎的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表现,我从中医角度分析如下,供中西医同道参考。一、临床特征与中医病因病机与SARS相似,此次武汉时行肺炎的病原体属于传染性和致病性较强、病死率相对较低的冠状病*。武汉时行肺炎的临床特征虽有共同点,或然症状也较多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疲乏;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少痰,干咳,或见胸闷、胸痛、气喘,甚至呼吸困难,必有胸片或肺CT出现病*性感染的特征影像;消化道症状有食欲差,大便不爽,或腹泻,或便秘;舌质红或淡红,苔白腻或*腻;重症者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脓*症,出现气促、痰鸣、汗出等内闭外脱之证。中医审证以求因,从临床证候特点推论其病因病机。本病属于疫病,其病机特点是:(1)病位在肺、胃与大肠,涉及三焦。(2)病因有风、寒、湿、热等外邪因素,以湿邪为主,其余为兼夹邪气,或诸邪杂合而成;或有内生寒、湿、热邪气,导致内外合邪。至于饮食、情志、宿疾等内因或不内外因,亦须整体观察、通盘考虑。(3)病机方面:(a)本病初起,湿遏阳气,弥漫三焦,或湿热合病,临床多见低热,而非高热,必见乏力,应是湿遏热伏之征象。轻症者,并无肺炎表现,仅有轻微低热与乏力,可在一周左右恢复。(b)重症者,发病一周时可见呼吸困难,提示起病即是肺部炎症病变,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叶天士《温热论》),说明疾病传变迅速,病位由表入里,病邪入里化热,里热灼肺,肺热叶焦,具有风火相煽的病机。大约20%患者迅速发展重症肺炎,应密切观察证候的转化,要注意正气亏损的情况,特别是心肺气血阴阳的亏损或壅滞,以及痰、湿、食、血等内邪的滋生。(c)危重者,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特别是心肺有宿疾者。重症患者中有10~15%左右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呼吸、循环衰竭是主要死因。心主血,肺主气,湿伤阳,热伤阴,心肺阴阳俱衰,气血壅滞,内闭外脱。二、中医病名与辨证体系(1)“湿*疫”武汉时行肺炎的上述病因病机部分符合湿热性温病的发病特点,类似于中医“湿温”。但是,武汉时行肺炎发作于冬春之际,且病位以上焦为主,与传统“湿温”发作于夏秋之际,且病位以下焦为主不同,故可称为“湿温疫”,以示区别。对于武汉时行肺炎,仝小林教授等专家认为属于“寒湿(瘟)疫”。我认为,若阳气受遏或同时感受寒邪,必有恶寒、体重症状,然寒邪伤人则体痛,湿邪伤人则体重,病机可归属“寒湿”而以湿为主。在武汉时行肺炎的现阶段,不必纠缠于寒温之分,可考虑统一于“湿*疫”病名之下,辨证分为湿热证与寒湿证。由于体质与病邪的相互作用,心肺阴阳的消长,湿热与寒湿可能相互转化,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随证治之。(2)寒温统一年SARS(非典)流行时,邓铁涛教授曾有论述:“医院收治本病患者例的临床观察和初步总结,我认为该病属于中医春温病伏湿之证,病机以湿热蕴*,阻遏中上二焦,并易耗气挟瘀,甚则内闭喘脱为特点。”刘仕昌教授认为,“非典”属于风温挟湿。无论是伏气还是新感温病,实则都是按照湿热性温病论治,遵循三焦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从发病特点上来看,二者较为相近,辨证论治规律可资参照。从我了解的信息,本病湿热证可能多于寒湿证。辨证上,应实事求是,不应胶柱鼓瑟。湿热者,按温病三焦辨证;寒湿者,按伤寒六经辨证。(未完待续)附:疑似病例某男,39岁-1-1,16:11发热(38.0℃),头晕,体形肥胖而壮实,无其他症状。考虑近期武汉地区流感性肺炎和不明原因肺炎发病(-1-12定性为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较多,径用麻杏石甘汤加味,希望阻断病情向肺炎发展。处方:麻*10杏仁10石膏30炙甘草10浙贝母10鱼腥草30板蓝根剂。-1-6,18:13服药1剂,热退,此后午后低热(37.0~37.5℃)。服上方3剂后,未继续服中药(停药可能是导致病情发展的原因)。午后低热,疲乏无力,头晕,纳差,大便排泄不畅,小便*。舌淡红苔*厚腻。湿热蕴积肠胃,病在阳明胃经及大肠经。病位由上焦波及中下焦。拟清化湿热,给邪出路。拟蒿芩清胆汤加味。处方:青蒿15*芩15藿香10法半夏15厚朴15土茯苓30枳实10大*10竹茹10炒神曲15炒山楂15炒麦芽剂-1-8,21:15服上方2剂,发热未退,舌苔亦未明显消退。午后低热一周,伴动则气短,胸闷,背部疼痛,或恶寒,头晕,疲乏,小便*,大便烂,舌苔*腻。经询问,每日服药2次。恐为肺炎,嘱检查血常规及胸片。拟三仁汤分消三焦湿热为主,并加柴胡、*芩疏解少阳,加羌活疏通太阳。杏仁15薏苡仁30白豆蔻15(后下)藿香15佩兰15羌活10茯苓15法半夏15厚朴10滑石30通草5*芩10柴胡15。5剂。每日服3次。-1-9,12:14检查:白细胞5.61E9/L,中性粒细胞3.35E9/L,淋巴细胞1.75E9/L,均在正常范围,甲流、乙流检测均为阴性。但是,C反应蛋白(CRP):30.0,且胸部X片报告显示:双肺纹理增多,双下肺野见多发条片状阴影,边缘稍模糊,余肺内未见明显实变。诊断:1.发热,2.肺部感染。处理: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20ml:mg,静滴,连续7日。中药处方:维持上方不变。-1-10莫西沙星和三仁汤加味一日后,体温恢复正常。-1-14,20:09按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白厚腻舌苔基本消退,症状基本缓解。刻下仍有胸闷,干咳,大便不畅,舌暗淡苔薄白。拟培土生金法,健脾和胃,润肺止咳。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参10茯苓10生白术30炙甘草10法半夏10陈皮10木香10砂仁10款冬花10蜜紫菀15百部剂-1-21随访,精神、饮食基本正常,无明显症状。因武汉新型冠状病*流行,不便复查。嘱坚持锻炼,减轻体重,增强体质。另,患者患病期间,家属给予玉屏风颗粒预防。笔者按:此例病例正值武汉新型冠状病*流行早期,排除流感,且白细胞升高不显著,临床表现的特征与病*性肺炎相似,虽未进行病原学确诊,但可以作为中医临床参考。(1)中医诊治,按湿热性温病辨证:症状以发热、头晕、疲乏贯穿始终,当发展成肺部感染时可见胸闷、气短,且伴中下焦湿热,可见大便质烂而粘滞不爽;舌象是湿热证的重要证据,由*厚腻转为薄白,则病情向好,可作为判断病势和预后的参考依据;因远程诊断,未诊脉象。(2)关于应用莫西沙星和三仁汤后,发热马上消退,值得分析主要作用是中药还是西药。从胸片的结果来看,较符合病*性肺炎或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结合CRP和血分析结果,倾向于病*性感染,且排除流感病*。如果是病*性感染,则中药作用为主。(3)中药主方:初起,肺热者,麻杏石甘汤主之;湿热弥漫三焦(肺、胃、大肠)者,三仁汤加藿香佩兰主之;二者可合方。根据辨病,抗病*加板蓝根,抗细菌加*芩、鱼腥草。根据经络归属,可选用柴胡、羌活、葛根之类。其余对症之药,可临证选用。然而,此病究属肺病,蒿芩清胆汤作用于中下焦,似不尽合病机,这是与传统“湿温”(肠伤寒)不同的地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中医辨治武汉时行肺炎附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