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哪些
TUhjnbcbe - 2025/3/23 15:33:00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常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和排便习惯的改变。病人多为中青年人群,男女比例约为1∶2,有家族聚集倾向。

目前认为它是许多不同的因素所导致的,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1)胃肠动力异常:由于各种刺激,如进食、肠扩张、肠内容物和一些胃肠激素,动态响应过度,导致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

(2)内脏敏感性较高:患者的胃肠道过于敏感,当患者胃肠内容物过多、肠道肌肉收缩时,内脏敏感性增高,发生腹胀和腹痛等症状。

(3)脑-肠调节紊乱:研究表明,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会影响肠道功能,反过来,肠道功能改变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4)饮食因素:进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酒过多等都可引发该病。最近的研究发现,可发酵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因其发酵性能和渗透,可能导致或加剧该病症状。

(5)遗传因素:已有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有家族聚集性,说明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6)感染:肠道感染也可能引发该病。感染较重或抗生素使用较多的情况下,会影响该病发生。

(7)菌群失调:研究发现,多数患者表现为肠道菌群失调,而且应用一些调理肠道菌群的药物治疗该病有一定的疗效。

(8)心理因素:心理压力过大,如学习、考试、工作、生活等压力过大时,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人体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胃肠道,引发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