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脊柱地基?
脊柱在身体后侧,眼睛在前面,脊柱再重要,眼睛也看不见,因此容易被遗忘。
脊柱连着头颅和骨盆。
现在很多人有强直性脊柱炎,形成原因很多,但有一个肯定有,就是脊柱内有很深的恐惧。
传统瑜伽认为,头部,胸腔和骨盆在一条直线上,很多练习也是从这个原则出发。
成年人脊柱问题如何解决?
像婴儿学习,婴儿从仰躺开始学习,从屈曲开始找到支点,通过支点发展出抗地心引力。
先发展屈肌,再发展伸肌。
婴儿的学习是从重力转移过程中,学会翻身,趴,坐,走。婴儿就是在重力转移过程中,从一个动作发展出另一个动作。
成年人的练习也要从这些入手。
这与年龄无关,与需求有关。
仰躺位,身体的根基面很大,容易发展出支点,屈曲和伸展,找到支点,重力转移。
因此,脊柱是身体的地基。
在仰躺位,去除重力因素,练习效果事半功倍。
2
姿势
练习的姿势是有次第的。
我们要保持直立状态,就要对抗地心引力。
婴儿早期通过抗地心引力,发展出伸肌。婴儿的身体是智慧的。
根据婴儿的早期发育,传统瑜伽的体系,有这样的编排:
仰躺——俯卧——跪立——坐——三点支撑——站立
遵循婴儿的发育过程,从感觉入手,利用前庭觉,本体觉,听觉,视觉以及触觉输入信息。
老师口令能够更多的作用到感官层面,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官就像人体的天线,天线给身体输入信息,前庭觉,本体觉,,听觉,视觉坐做出判断,发展出姿势。
瑜伽老师必须学会这些,那么教学也会事半功倍。
尤其是前庭觉,在感觉输入方面有决定性作用。
前庭觉在内耳里。内耳里有前庭觉,半规管,耳石器,因此耳洞在瑜伽中最精微。
耳朵是空元素,因此是很精微的。
比如脊柱侧弯的会员,就需要给他培养抗地心引力。
因为前庭系统和重力因素密切相关。
1)人和地心引力越和谐,就越有安全感。这些不是锻炼,而是学习,不仅是青少年要学习,成人也要学习。
学习抗地心引力,就需要从仰躺开始。
2)孩子和地心引力越和谐,学习能力越强。因为学习也是建立在安全感的基础上。
这几年,由于疫情,零到三岁的孩子缺少和大自然的接触,以后会出现网络综合症,以及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对孩子的调理,不要仅仅在肌肉层面上着手,因为这个不可持续,会反弹。
而要从抗地心引力开始学习,翻滚爬旋转,眼球的活动等等开始学习。
3)前庭系统和重力因素对孕妇也有益处,帮助一个准妈妈,就是帮助一个孩子,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帮助社会。
这些都是利己利他的行为。
脊柱侧弯的人也很普遍,脊柱侧弯会影响人的认知。
成人方面表现为安全感缺失,与人交往,处理事务,边界感等等。
孩子变现为学习障碍,读写困难,多动。
脊柱与重力因素有关。
第一是抗地心引力,第二是有意识地移动。
有意识地移动是高级认知功能。
有意识移动: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性,创造性,并且对生理功能也有影响。
因此有意识运动,是神经康复的精髓。
有意识运动,有空间性,时间性。
空间性和时间性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
时间性是运动的顺序性,就是谁先动,谁后动,或者同时动,有节奏性,有韵律。
空间性是动作的延展性,伸展性,也是广延度。
说到这里,我们要有个认知,练习不要停止在肌肉层面,更多的考虑空间和时间。
人有垂直感和水平感。
因此在强调:练习就是抗地心引力,和发展有意识行为。
把握节奏。
垂直感很差的人,一般会出现这些问题:理解力差,认知水平差,自律神经差,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差,边缘系统层面和其他方面都有问题。
在回到婴幼儿,零到三岁的孩子,如果没有培养好垂直感和水平感,以后就会有学习能力障碍。
成人要是垂直感和水平感差,会出现:偏头疼,脊柱侧弯,帕金森等等问题。
因此,学习抗地心引力,有意识运动。不仅是老师教授,还要放在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