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次“遗忘”
黄倩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妇产科护师
3月4医院多云转晴
最近病房里病人越来越少,看着好多病人可以康复出院,大家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我负责的大屋只剩下两位患者,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奶奶。
爷爷有脑梗后遗症,奶奶有阿尔茨海默病,他俩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仍需要大量的生活护理。但不管我为爷爷做了多少次口护,擦了多少次脸,每次过去爷爷都会睁着大大的眼睛问我:“你是谁啊?你在干嘛?”我每次都会说:“我是小黄啊,爷爷”。
而奶奶不同,每次给奶奶整理好衣服,盖好被子,奶奶总会用很重的湖北口音静静地说声“谢谢你”,然后等我转过身去后就把心电监护的血氧夹子放进牛奶杯里。
为了爷爷奶奶安全,每次忙完工作我都会搬个小板凳在边上看着他俩,害怕他俩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来!
不同于其他患者,我们每天都会被忘记,每天都是新的开始。不管被忘记多少次,我都会再次重新介绍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会变老,耐心对待现在的他们,就像他们曾经对待我们那样。
希望两位爷爷奶奶可以早日康复,我想他们一定会记起自己家人的模样,也许在他们模糊的记忆里,也会飘过我们的身影……
病房里无所不能的鄂“小黑”
王明春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骨科主管护师
3月4医院多云转晴
我是病房里污染区的人气“小黑”,一部智能手机。
说说我的高人气,我可是抗疫一线医生护士们的绝对宠儿。临床工作中扎了血气,污染区的医生需要和清洁区的医生讨论治疗方案,最快的方式就是用我拍张血气结果的照片迅速传给清洁区的医生;病房里缺了哪样耗材,需要下一个班次带来的,我第一时间向外传达;而那些温馨、动容的医患瞬间,也是我作为第一手记录者,传达给了大家。
时间嘀嗒嘀嗒,昼夜不停,我看到过病房里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也看到过患者紧紧握着他们的手表示感谢。我看到过抢救时医生护士们的全力以赴,也看到过患者痊愈出院时他们由衷的开心。多少瞬间,铭刻在了我的脑海。
今天,我也想硬核表白一下:因为疫情,我成为了病房里的人气“小黑”,而我也乐此不疲地被需要着。为大家服务,我很光荣!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虽然每个人所贡献的力量有限,但是大家一起所贡献的力量将会是无穷的,疫情无情,人间有情。隔离疫情,并没有隔离爱!
武汉的春天来了,春意盎然,等疫情过去,我也想去拍拍武汉街头盛开的樱花,去黄鹤楼上登楼远眺,看一看那“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哈哈。
“小黑呢?”听,我又被呼叫了,我去忙啦……
“战地”的春天
陈洪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护士
3月4医院西院多云转晴
红艳艳的山茶花竞相开放,嫩绿的垂柳挂满枝芽,各种不知名的小花在地上偷偷露出了笑脸,看着驻地周边的这一切,我才恍然,春天已经来到。来驰援武汉一线已经一个多月了,想想这段飞快又漫长的时间,我不禁感慨万千。
陈洪云在武汉驻地附近拍到盛开的小花
在隔离病房,每个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和照顾。作为医务人员,我愿用爱给他们带去更多春天般的温暖。
每当走进病房,我始终微笑问候患者,“您今天感觉怎么样?看您精神好多了”“有需要您请按铃叫我!”虽然防护服和护目镜挡住了我的脸庞,但我相信,发自内心的关怀是无法被遮挡住的。这种心理上的护理和身体上的护理对患者同样重要。
工作中的陈洪云
“陈老师,能帮我打壶水吗?”面对患者的呼唤,我及时回应,“行,没问题,我给别人喂完药,马上就过去。”打好水,把壶送到桌上,顺便给患者的杯子添满,“给您添了点水,一会儿温度正合适,您好喝!”
听我这么说,患者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连连感谢,“您想得真是太周到了,谢谢您了,谢谢!”一个小细节就让原本焦虑的脸上浮现笑容。
尚能沟通的患者,我会用言语去安慰,面对处于药物镇静状态下的、插管上机的患者,我能做到的,就是用多年积累下的护理经验,用我的双眼密切观察、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病情变化;用我的双手去精心护理,用我的爱心、细心、用心,去尽可能的减轻他们的病痛。
陈洪云(左一)和战友们
其实,在武汉连续奋战了30多天,心中有太多的想念但当我进入战疫前线,防护服就是我的战斗服,我就变身为勇敢的白衣战士。面对患者,我就是带去爱与呵护的天使。
进入3月,经历了漫天飞雪的严寒,武汉迎来了绵绵春雨。看着防控局面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医院运行从“患者等床”转向“床等患者”,接连传来的好消息振奋人心,也印证了那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在自己的岗位当好小齿轮
医院护师
3月1医院肿瘤中心阴
来武汉半个多月了,渐渐地从病人、司机师傅、酒店的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到武汉本来的样子。医院时,透过车窗看到樱花已经开放,粉粉嫩嫩的,着实是小女生喜欢的模样;经过牛肉拉面馆门口时,被招牌上的图片吸引的直流口水;医院门口时,看到对面的晓宇火锅,也勾起了对成都的思念。
回到酒店收拾完毕,打开手机,看见妈妈几个小时之前发来的一张图片,是她的祖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我反复看了几遍,更加明白自己当时为何执意支援武汉,想起基辛格说的那句:“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我希望我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当好自己的小齿轮。
想起前几天给病人发饭时,问他够不够,不需要的话再给他拿。他笑着说,够了够了,吃得挺好,你们生活怎么样。我说都挺好的,就是我超喜欢吃辣,这边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都弄得比较清淡。他笑得更加灿烂,你们这些川妹子就是吃辣椒一个比一个厉害,其实我是湖南人,也觉得不够辣,我说,“那到时候等你好起来我们比一比,谁吃辣更厉害。”
等武汉好起来,我要来吃司机师傅介绍的美食,要和那位湖南叔叔比一比吃辣,我要放下所有的牵挂痛痛快快在武汉玩一次。
只为最朴素最幸福的心愿——平安回家
医院主治医师
3月2医院肿瘤中心阴
今天是来到武汉的第18天。
18天的时间很短,短到只有一瞬间,它已悄然离去。
18天的日子也很长,长到有的人要用一生去度量。
一个老者被病毒慢慢吞噬,虽然她曾努力抗争,她的老伴、儿女、还有医生护士都和她一起并肩作战,然而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她一天天衰弱,可是却很平静,她和同是病患的老伴相互支撑,淡然面对,她清楚地交代当她必须走的时候就当她安静的离开,虽然她对这世界还有太多太多的牵挂与不舍......
我们,必须收拾哀伤调整心态,还有很多同样的病患等着去治疗和帮助,有些老人逐步度过危险期,一步步转危为安,更多年轻一点的病人慢慢好转恢复了健康,出院回家。
每一个病重病危患者好转都让我们欢欣鼓舞,每一个病人出院都让我们泪流满面。
疫情播报每日新增患者数量逐步减少,治愈患者数量与日俱增,除湖北以外地区患者数量显著减少,家乡捷报频传,硝烟即将散去,河山重归安宁,春天已然来临。
我们还需要坚守,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曙光,迎接最后的彻底胜利,当我的病人们全都回家,我们才能安全回家,一切艰辛的付出只为最朴素最幸福的心愿——平安回家!
你我情似人间三月天
肖茜四川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医院呼吸科护师
3月2医院肿瘤中心阴
2月29日,一个四年才得一遇的日子。这天,我在医院隔离病区里,一如往常地做着护理工作。
下班了,我摘下护目镜一看感觉它像被雨淋过一遭,雾蒙蒙的;3M口罩很固执地在我脸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才刚走出隔离病房,脑海里还在一直回想刚在病房里看到的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笑容,觉着它们美好地似“雨过天晴,彩虹搭桥”一般……
到武汉前线支援,我有两个特殊又平凡的身份:一名护士、一名中华儿女。竭诚协助医生诊治、护理好患者是我的本职工作;和全体中华儿女一样期待着疫情早日散去,家园回归繁荣,是我的援鄂初心。
在病房护理工作时,一位患者因想念家人,眼眶里噙满泪水,我静静地在一旁陪伴着她,安抚她的情绪,希望她相信我们,自己也要多加油!再见时,她眼里洋溢的更多是坚强、乐观,她对我表达了感谢,实际上我也深受她精神变化的感动!就像特鲁多先生的墓志铭写道医学就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是啊,当患者用行动积极配合治疗时,当他们笑着回应我们的关心时,当他们好好康复出院时,这一切对医务工作者而言,就是最大的鼓励!虽然我们身处隔离病房,但隔离不了爱川流其中,患者、我们都正感受这暖如三月的人情味。
让患者享受“优质护理”
张洁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肾内科护师
3月4医院多云转晴
作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支持治疗手段之一,俯卧位通气已得到广泛认可。目前,逐步应用于重型新冠肺炎的患者救治中。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如何让病人更易理解,操作配合.....这些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组里队员讨论研究,在参考了大量文献和指南后,我们用最短的时间高效地完成了题为“趴着比躺着更好,俯卧位通气”的宣传海报。
内容涉及“什么是俯卧位通气”“它的优势是什么”“如何正确操作”。为了便于熟知和记忆,编了一个顺口溜,并配以插图。
上午,在完成基础治疗和护理后,我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宣教资料,到床旁,测量操作前的生命体征,现场指导患者如何舒适正确地摆放体位,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告诉他们这个操作的目的和优势。
叔叔阿姨积极主动提出问题,一再向我们求证姿势是否正确。因为宣传资料有限,他们用手机拍下来,说没事多看看,多学习一下。
一个小时以后,巡视病房时,一位阿姨还在坚持做。我说:“阿姨,不舒服时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阿姨说:“你们的指导对我们有帮助,我还能坚持。”说完,她竖起了大拇指!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优质护理”的真正意义,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享受专业性服务。
希望我们能用专业和技术,医护配合,早日打赢这场战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