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呼吸困难中医降逆清热,活血化瘀治愈
TUhjnbcbe - 2024/8/5 19:09:00

患者刘女士,52岁。患者近两年来总是感到呼吸困难、烦躁、焦虑、神志恍惚,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医院治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仍反复发作,于是患者寻求中医治疗。

当时观察到患者口唇甲床瘀紫,给看患者舌苔,发现舌质红夹瘀紫,苔黄腻,给患者把脉,发现脉沉。综合患者病情分析,我们发现患者胸满、汗多粘腻辨为支饮,又根据烦躁、焦虑辨为气郁,因舌质暗红夹瘀紫辨为瘀,又因呼吸频数困难辨为肺气上逆,以此辨为阳明太阴热结支饮夹瘀证。

找出病因之后,于是给患者开出如下方药:大黄,厚朴,枳实,柴胡,白芍,麻黄,杏仁,石膏,五灵脂,蒲黄,炙甘草等。方以厚朴大黄汤泻热行气涤饮;以四逆散疏肝理气;以麻杏石甘汤宣肺降逆清热;以五灵脂,蒲黄活血化瘀。七付药,水煎服,早中晚各一服,日一付。

患者服完药后第二次来诊时说呼吸频数困难减轻,仍汗出,以前方加龙骨、牡蛎,又七付,患者服完后呼吸频数困难较前又有减轻,烦躁不安好转。后在原方的基础上多次调方,患者前后共服药三十几付,诸证悉除。

厚朴大黄汤,中药方剂,源自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卷中。主治支饮胸满。腹痛,脉数,应下之症。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衍义》:凡仲景方,多一味,减一药,与分两之更重轻,则异其名,异其治,有如转丸者。若此三味,加芒消则谓之大承气,治内热腹实满之甚;无芒消,则谓之小承气,治内热之微甚;厚朴多,则谓之厚朴三物汤,治热痛而闭。今三味以大黄多,名厚朴大黄汤,而治是证。上三药皆治实热而用之。

2.《千金方衍义》:此即小承气汤,以大黄多,遂名厚朴大黄汤;若厚朴多,即名厚朴三物汤。此支饮胸满,必缘其人素多湿热,浊饮上逆所致,故用荡涤中焦药治之。

3.《金匮要略心典》:胸满疑作腹满。支饮多胸满,此何以独用下法?厚朴大黄与小承气同,设非腹中痛而闭者,未可以此轻试也。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第十二26)。

本方重用厚朴、大黄在于治痰饮结实,有开痞满,通大便的功效。病在上而治下,因肺与大肠相表里。三药合用,通腑泄热,则肺气得降而胸满喘息自除。

1.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痰饮夹腹实):一女60岁,患者自20年前即患咳喘,每年冬季加重,于10天前开始因家务劳累汗出着凉,咳喘加重,终日咳吐稀痰,量多。近二三天来,痰量增加,胸满憋加重,并兼见腹胀,大便三日未排,不能进食,难以平卧,邀余诊治,患者面部似有浮肿,但按之并无压痕,呈咳喘面容,舌苔薄黄,脉象弦滑有力。两肺布干啰音,两肺底有少许湿啰音。肝脾未触及,下肢无可陷性水肿。随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证属痰饮腑实,遂以厚朴大黄汤合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

厚朴,大黄,枳实,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杏仁。

上方服1剂后,大便得通,腹胀胸闷,咳喘症状明显减轻,服用4剂后,胸憋腹胀消失,咳喘已减大半,且可平卧,舌苔转为薄白,脉象仍滑,遂改用二陈汤加减治其痰。

2.哮喘急性发作:一男71岁,反复咳喘27年。10天前因逢气候变冷而受凉,初起咳嗽,吐痰清稀量多,继则气喘,胸部满闷如窒,不能平卧,全身浮肿、心悸、小便短少、纳差乏力,在当地卫生院经中西药物治疗罔效,诊见:端坐呼吸、张口抬肩、喘息气粗、精神疲惫、面目浮肿、面色青紫、口唇发绀、颈脉怒张,虚里搏动应手急促,双下肢按之没指,舌淡红、舌苔白,脉弦数,病系支饮,证属痰饮壅迫肺胸,治予宣通肺气,逐饮祛痰。投厚朴大黄汤:厚朴,生大黄,枳实。1剂。

次日复诊。患者诉昨日下午6时煎服中药1次(量约ml)。前半夜胸满渐止,喘促大减,并解水样大便五次,量约三痰盂,余症减轻,后半夜能平卧人睡。诊见;面转喜色,精神欠佳,面目微浮,呼吸平稳,双下肢按之稍没指,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微弦。此饮去大半,肺气已通,已非原方所宜,乃改服六君子汤加减健脾和胃,杜绝痰饮之源,调治2周,症状消失。

本方可用于饮邪壅肺,兼胃肠实热内结之证,其证除见咳喘,短气不得卧,咳痰清稀量多,胸中憋闷外,必然具备腹胀,大便秘结,其舌苔或白或黄腻,脉弦有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吸困难中医降逆清热,活血化瘀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