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
2、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3、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4、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5、共同经验域:是指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双方对信息能够共同理解、相互沟通、产生共事的经验范围:在大众传播中还要再加上传受双方传播媒介的使用及理解的共识范围,传播双方以此来约束各自的传播行为。
6、契约关系:是指在传播活动中传播双方相互依存的一种默契关系。
7、健康是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种健康服务的形式,应归类于健康教育的范畴。
8、小组讨论:是指在一位主持人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具有相似背景的人围绕某个共同关心的主题或对大家某一共同经历进行座谈会讨论,它属于人际传播中的全体传播形式,是一种小群体交流的方法
9、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体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10、健康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健康教育信息后,在情感、思想、态度、行为等方而发生反应。
11、个别劝导:是指针对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传授健康知识,发展其健康技能,说服其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习惯。
12、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反应。
13、行为发展:是指个体在其生命周期中形势与发展的过程,即在个体出生以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成熟以及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个体行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14、健康和关行为:指的是人群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行为,按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和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大类。
15、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纽行为。
l6、求医行为:指人们感到不适,或察觉到自己患者有疾病时,主动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行为。
17、遵医行为:指个体在确诊患有疾病后,积极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的一系列行为。
18、危害健康的行为:指的是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一组的行为。
19、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往往表现为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工作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
20、C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其核心表现是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爱生闷气,表面善忍而怒火中烧。
21、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
22、自我效能:是个休对自已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及个休对自已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才拿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
23、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指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会面临的障碍的主观判斯,包括行为复杂、时间花费、经济负担等。
24、提示因素:指的是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
25、行为矫正: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特定的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的特定行为的行为改变过程。
26、计划设计: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
27、健康教育诊断:指在人们面对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的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与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28、PRECEDE:指在教育/环境诊断和评价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指的是影响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因素可以分为上述3个方面,探询这些因素的过程就是健康教育诊断,及需求评估。
29、PROCEED:是实施教育和环境干预中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手段,指的是要通过教育、环境改善和政策支持来改变影响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进而改变人们的行为,为我们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指明了方向。
30、行为危险因素:指的是导致疾病和健康问题发生和发生的行为生活方式,环境既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31、倾向因素:通常先于行为,是产生行为的动机和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它包括知识、态度、信念及价值观。
32、促成因素:又称实现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
33、强化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也包括人们对行为后果的心理和躯体感受及实质性的奖励。
34、计划的总目标:是指计划执行后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
35、一级目标人群:指健康教育项目希望他们事实所建议的健康行为,以促进其健康状况人群。
36、二级目标人群:指对一级目标人群有重要影响的人,或能激发、教育和加强目标人群行为和信念的人,包括卫生保健人员、目标人群亲属、朋友等。
37、三级目标人群:只对项目实施有重要影响的人,如决策者、经济资助者和其他对计划的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人。
38、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是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方针、战略,在一定高度上概括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每一项具体干预活动的指导思想。
39、形成评价:是一个为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包括在计划设计阶段进行的目标人群需求评估、政策、环境、资源评估等,其目的在于使计划符合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
40、过程评价:是规划实施过程中检测规划各项工作的进展,了解并保证规划的各项活动能按规划的程序发展,即对各项活动的跟踪过程。
41、效应评价:是要评估健康教育项目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
42、时间因素:又称历史因素,指在健康教有计划执行或评价期间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产生干扰的因素。
43、回归因素:指的是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在以后又回复到实际水平的现象。
44、失访:指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或评价过程中,目标人群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被干预或评价。
45、人生准备阶段:是指从胎儿出生到18岁,这期间将经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和青年时期。
46、自成年开始到老年之前〈18~60岁)通称人生保护阶段,其中以35~60岁的中年人为重点对象。
47、生殖健康:不仅仅是生殖过程没有疾病和失调,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在此状态完成生殖过程
48、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人口的10%及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全人口l的7%及以上。
49、补社区:是有一定数量,具有共同意愿、相同习俗和规范的社会群体结合而成的生活共同体。
50、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有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过程。
51、社区健康促进: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降低社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52、双向管理:是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一靠各级政府和卫4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二有各级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两条渠道,对口管理,逐级负责,交互融汇。
53、社:区资源:是指社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54、健康行为指导:是通过教育指导,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发现、理解和解决健康问题,让儿童、青少年认识到什么是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55、学校健康服务:指学校和有关卫生服务机构向学生提供直接服务,并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担负起儿童青少年学校卫生保健和教育的责任。
56、专题健康教育:只为预防某种疾病,减少或消除该病的致病危险因素尤其是行为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而进行的健康教有,也包括针对儿童青少年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身心健康问题而进行的健康教育。
57、心理—社会能力:是指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现适应的积极行为的能力。
58、医院健康教育:泛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伴随医疗保健活动而实施的健康教育。
59、医患关系:是指医疗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其中包括医护关系、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
60、社区健康教有:是在社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当地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以医护人员为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题,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健康为目标,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61、社会性宣传教育:医院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开展社会性宣传教育活动。
62、患者教育程序:是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实施患者健康教育的活动工程。它是遵循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则实施患者教育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患者教育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的一个标志。
63、工作场所健康教育:指通过提供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的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64、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指以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学手段,干预工作场所对健康有害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65、紧张度:是指内外紧张刺激因子引起、有明显的主观紧迫感觉、相应的紧张行为表现和伴随的生理、心理变化等一系列活动过程。
66、“ABC”策略:禁欲。主要指的是不发生婚前性行为;B一忠诚。指忠于配偶,一辈子不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C一安全套使用。
67、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
68、成V行为:系指各种生理需要以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
6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
70、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局部地区发生,尚未引起大范围扩散或传播,还没有达到规定的重大突发时间标准的事件。
71、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发事件在较大范围发生,出现疫情扩散,尚未大胆规定的特大突发时间标准的事件。
72、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影响大,波及范围广,涉及人数多,出现大量病人或多例死亡,危害严重的突发事件。●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是指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2)
73.健康促进(healthpromotion〉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白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3)
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健康相关行为: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或疾病有关联的行为(52)
74.促进健康的行为(health-promotedbehavior)指个休或团体的客观上有利于白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是指不利于白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75.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以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
76.社会认知理论:个体在特定的补会情境中,并不是简单的接受刺激,而是把外界刺激组织成简要的、有意义的形式,并把已有的经验运用于要加以解释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才决定行为方式。
77.行为矫正: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的条件下,采川一定措施,促进矫正对象改变白身的特定行为的行为干预过程。
78.社会动员: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的、高效的动员社会的策略和方法,促使社会各阶层广泛地主动地参与,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日标转化成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的社会日标,并转变为社区成员共同的社会行动,进而实现这一社会健康日标的过程。
79.社会营销(socialmarketing):用商业营销的手段达到社会公益目的的解决方案,针对人群中重要的健康社会问题,日标人群观念和行为的改变所提供的有形的产品或有服务性的知识所采取的推广活动。
80.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它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进口的目的而制作、传播、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81.健康信息: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即健康传播过程中传授双方所制作、传递和分享的内容。
82.大众传播: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社会信息的过程。
83.媒介组合(mediamix):指同一大众传播的媒体计划之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媒体
84.健康心理(healthpsychology):运用心理学与健康促进的手段,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
85.心理评估:指依据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某方面心理健康状况或心理特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以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问题的性质与程度的过程。
86.心理是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给求询者发展或适应方面的困难以启发、帮助和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活动。
87.健康教育诊断:指在面对人群的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的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健康教育资源可得情况的过程,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88.性传播疾病:(STD)是一类主要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播的传染病,社会因素起决定性致病作用,是采取社会性措施才能加以控制的现代社会病。
89.健康教育干预:即是健康教育项目中为促使目标人群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化而设计的有机组合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
90.医院健康促进:是包括健康教育以及能促使患者、医院职工和所在社区居民行为和与环境有益于健康的相关政策、法规及组织的综合。
91.病人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92.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个别家庭进行交流,以协调班级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