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挑一#
很多人,吃点东西或是喝点饮料,就会出现腹痛,需要马上找洗手间解决问题。蹲一会儿,就感觉没什么事儿啦。不过,过1段时间,又会出现这类的腹痛或腹泻情况。这种与排便或肠道习惯改变有关的腹痛,就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最近,《自然》杂志的Naturereviews发表报告,对肠易激病因研究进行了回顾,咱们现在就来解读其中的要点。
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过去的30年,消化系统疾病的权威机构罗马基金会的专家们,经过反复协商,最终制定并完善了IBS的诊断标准,并且将IBS定义为肠脑互动失调性疾病,是与排便或肠道习惯改变有关的腹痛。
肠易激综合征的具体诊断要点有2条,第1是病程6个月以上,近3个月以来,反复腹痛,每周至少有1天出现腹痛,并伴有2项或2项以上的异常,包括腹痛与排便有关;或者与排便频率的改变有关;或者与粪便性状的改变有关。第2是症状至少出现6个月,而且近3个月的症状符合诊断标准。年的1项纳入81个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IBS在本星球的流行率大约为11%,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受到IBS困扰,但是,这种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咱们这儿的相关研究也指出,不同城市间的IBS发生率在1%到11%之间。
从全球视野来看,IBS的发病率,女性略高于男性;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略有下降,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低。IBS的病理生理学相当复杂,涉及到多个因素,目前的主流观点是,IBS是基因易感的个体,在触发因素诱导下而发病。就是说,IBS是遗传因素和生活因素共同促成,其中,肠脑轴,就是中枢神经和肠神经之间的双向作用系统,是理解IBS的关键。饮食或肠道疾病,带来肠道改变,反馈到大脑,而中枢神经系统会改变内脏敏感性或动力,引起胃肠道症状,肠道菌群失调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总结IBS研究的相关结论,目前认为,有5类因素是IBS发生的风险要素。第1是基因,多项研究发现了IBS的家族聚集现象,提示存在潜在遗传特性。但是,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家族聚集现象是由家庭成员相似的生活暴露导致。比如,全家人吃同样的食物,或者是家庭成员面对相似的压力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而言,这些因素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结构。
肠易激的第2类风险因素是饮食。有大型研究结论表明,含糖量高、富含脂肪的西式饮食与IBS发作相关;减少可发酵低聚糖、双糖、单糖、多元醇等,IBS症状能够缓解;麸质不耐受,在IBS发病中有一定作用;此外,谷氨酰胺缺乏以及乳糖吸收障碍,也被认为是IBS发病的饮食影响因素。第3类因素是肠道微生物,特别是产生甲烷的微生物和梭状芽孢杆菌,与IBS症状严重性呈正相关,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下降也与IBS发病相关。第4类因素是感染;第5类因素是心理疾病,压力、焦虑、抑郁等都与IBS发病及症状恶化有关。
肠易激综合征是1种功能性疾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目前还没有通用的理想治疗方案。为了减少IBS发作,可以尝试缓解精神压力;在饮食方面,如果是腹泻型的肠易激,需要注意避免敏感食物的刺激,比如冰凉食物或辛辣食物等,还要减少产气食物的摄入,比如奶制品、大豆、扁豆等;如果是便秘型肠易激,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刺激结肠运动。对于IBS的相关症状,可以尝试使用药物应对,但是,需要提醒,不能随便使用抗生素。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