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万保资讯。
“人生无绝对,唯有死亡和交税。”
这是美国国父富兰克林的名言,只要生存在世上,交税就是不可避免的事。
有的隐含在买卖里,例如增值税和消费税。
有的直接向个人征收,比如房产税和个人所得税(个税)。
虽然大家都要交税,但知道如何扣税的人却不多。
就拿个税来说,你知道工资条里面的税金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为什么每年3至6月都会有一次个税汇算清缴?
读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答案。
01.应纳税所得才是征税基数
个人所得税,顾名思义是按照个人收入征税。
个人所得的范围很广,比如租房卖房所得、公司分红、摆摊收入等都算。
但相对来讲,以下四项收入更为常见:
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它们统称个人综合所得,税率最低3%,最高45%。
个人综合所得并非全额征税,有部分金额可在税前扣除。
首先每月有元费用,即每年6万元可税前扣除,俗称起征点。
还有每个月交的社保公积金,称为专项扣除。
再有就是专项附加扣除,比如租房可以抵扣至元/月,养育一个孩子可以抵扣元/月,总共有7项可税前扣除。
最后是其他扣除项,主要是保险费和年金。
比如某人当月工资元,还有其他劳务所得(按80%折算)元,个人综合所得就是1元。
当月缴社保和公积金元,租房和养一个孩子抵扣元,再加上元起征点,当月可税前扣除元。
个人综合所得(1元)减去税前扣除项(元),余下元就是征收个税的基数。
这个基数,叫做应纳税所得。
02.税率表上写的不是真实税率
应纳税所得是征税基数,金额越高,缴税越多。
目前我国按照七级累进税率表计算个人所得税,税率最低3%,最高45%。
一般工薪阶层税率不超10%,没资格用到后面5档。
单位每月根据我们的工薪(包含奖金、补贴和津贴)代缴个税,并列印在工资条上。
但即便每月收入一样,但每月的个税不一定相同,且一般是前期少,后期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应纳税所得对应的档次,是按年累积计算的。
回到上面的例子,每个月元的应纳税所得不变。
1月应纳税所得元,对应税率3%,缴个税元。
2月全面应纳税所得+=1元,不超3.6万元依然是3%的税率,继续缴个税元。
但到了7月全年应纳税所得累积到3.85万(0.55x7),超过3.6万就要用10%的税率,当月缴个税元。
此后直到12月都是用10%的税率,年终个税总共交了元。
经过一系列复杂计算,真实税率又是多少呢?
既不是3%,也不是10%,而是2.3%。
因为全年共交了元个税,除以全年综合所得18万(1.5x12),约等于2.3%。
原来税率表上写的,并不是真实税率。
03.最后几句
上述例子主要用于计算工资产生的个税,一般由单位代缴。
其他收入只能靠个人自己申报。
除此以外,有的税前扣除项未必能每月有规律的申报,比如年中多生了一个孩子,或者不幸遇上大病。
这样一年下来你交的个税,未必等于应该缴的金额。
所以每年3至6月,税局都要来一次汇算清缴,多收了就退,少收了要补。
但有以下四种情况可免:
年综合所得不足12万元
补税金额不足元
实际缴税与应缴的税相等
可以退税,但不申请
以上就是关于个税的基本知识。
你现在会算自己的真实税率了吗?
算出结果,还可以跟我们核对交流一下哦。
好,关于个税计算的话题,今天就聊到这里。
想知道更多社保和保险方面的资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