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0001老年u0001人u000 [复制链接]

1#

01老年人吉兰-巴雷综合症的重要性

吉兰-巴雷综合症(GBS)虽不常见,但需高度警惕。该病症多见于50-80岁的老年人,且发病迅速,病情进展急剧。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吞咽困难及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留下永久性后遗症。因此,对于老年人群体,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吉兰-巴雷综合症,又被称为格林-巴利综合症,其命名旨在纪念最初发现这组疾病的医生。该病症分为经典型和变异型或局限性,尽管其症状和发病机制有所差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广泛的疾病谱系。

02吉兰-巴雷综合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概述

作为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症与前驱感染密切相关。这些感染可能由空肠弯曲菌、巨细胞病毒、EB病毒或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此外,疫苗接种、手术或创伤也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发病机制复杂性

其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到外来的抗原与人体自身外周神经成分的交叉反应。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机体可能误将自身成分视为外来抗原,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神经脱髓鞘或轴索变性等病变。

03如何早期识别吉兰-巴雷综合症

△早期迹象识别

吉兰-巴雷综合症的早期迹象包括:双侧肢体无力、面部神经麻痹、眼球运动障碍等。普通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在短时间内发现双侧肢体无力持续加重,可能伴随或无伴随感觉障碍。此外,突然出现的双侧面瘫、饮水时出现呛咳、眼球运动突然变得不灵活以及行走不稳等症状也需警惕。这些症状若伴随感染病史,应在出现后的1-3周内特别注意。

01.吉兰-巴雷综合症的治疗策略

1.1△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可采取血浆置换或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然而,由于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诊断时常出现延误,导致病程超出急性期,从而限制了这些治疗手段的及时应用,难以取得最佳疗效。

1.2△强化对症支持措施

为优化患者预后,需要强化对症支持措施。在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剧烈变化、呼吸窘迫等紧急状况时,应立即转入ICU病房,并迅速采取抗心律失常、升压、气管插管以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救治措施。对于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需及时纠正其电解质失衡,但需严格控制补钠速度,以防止因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1.3△康复治疗重要性

研究显示,积极的康复治疗对于吉兰-巴雷综合症患者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还能显著提高肌力,增强肢体协调功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此外,康复治疗还能辅助训练呼吸肌,增加肺活量,提升机体耐缺氧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缓解患者在病程中经常遭遇的疼痛、抑郁、睡眠障碍等困扰。

1.△中药与针灸治疗

在中医体系中,吉兰-巴雷综合症被归类为“痿证”。依据中医的理论和实践,该病症的成因多样,诸如温毒侵袭、湿热内蕴、饮食毒物所伤、先天禀赋不足以及长期病患或外伤瘀阻等。经过对患者的细致诊断,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能对其作出精确的辨证分型,并据此开具适当的中药方剂,结合针灸或电针治疗,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